日前,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管外科成功為一例頸動脈重度狹窄的病人實施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該例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我院血管外科疾病診療技術又一新的突破,填補了郴州市此項醫(yī)療技術的空白。
此次行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的病人是一位67歲的老年患者,因雙側頸動脈狹窄反復腦梗困擾15年,此次患者又因頭暈伴視物黑蒙入院,為求手術治療轉來我科。患者高齡,有“高血壓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伴發(fā)疾病,患者左側頸動脈極度狹窄,無法選擇介入手術。鄭翼德主任帶領的血管外科團隊,術前仔細評估病情、縝密設計手術,做好各種應急準備,于2016.04.06成功對患者實施了左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術后患者頭暈、黑蒙、視物旋轉等癥狀消失,未出現(xiàn)心腦血管卒中等嚴重并發(fā)癥,病人臉上重現(xiàn)久違的笑容。
頸動脈是供給頭顱血液的主要通道,重度頸內動脈狹窄患者,即使采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2年內腦缺血事件發(fā)生率液高達26%以上;而60%以上的腦梗塞是由頸動脈狹窄造成,嚴重的腦梗塞可導致患者偏癱殘疾甚至死亡。故而頸動脈狹窄已經成為當今危害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鄭翼德主任指出患者可先通過通過頸部血管彩超、CTA、造影等檢查,了解頸動脈硬化狹窄情況,下列情況可考慮到血管外科行傳統(tǒng)的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或微創(chuàng)介入的球囊擴張支架置入術(CAS):6個月內1次或多次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且頸動脈狹窄度≧70%;6個月內1次或多次輕度非致殘性卒中發(fā)作,癥狀或體征持續(xù)超過24h且頸動脈狹窄度≧70%;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度≧70%;有癥狀性狹窄度處于50~69%;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檢查提示狹窄病變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我院血管外科自2015年成立獨立血管外科以來,在鄭翼德主任的帶領下,穩(wěn)步向前,不斷進取,在血管疾病外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次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血管外科對頸動脈狹窄疾病的診治水平又上一新臺階,為更多該類病人帶來福音。
圖1 箭頭所示左頸動脈線樣狹窄
圖2 鄭翼德血管外科團隊術后查看患者
圖3 鄭翼德主任講解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后注意事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