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床的范爺爺,很有趣,喜歡給我們取外號,比如‘蘿卜’‘白菜’,年年可愛。每次去看他,都會叫我‘白菜!白菜!’,希望范爺爺早日康復出院?!?/span>
“李爺爺,記得你說過喜歡去湘南學院散步,喜歡去學校食堂吃飯,希望您快點好起來。”
……
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西院(康復醫(yī)院)的安寧療護中心的照片墻上,貼著患者、家屬、社工、志愿者寫下的心愿貼以及他們綻放笑臉的照片剪影。
何為“安寧療護”?是指當以治愈為目的的醫(yī)療措施已無法控制病情的惡化時,由醫(yī)生、護士、心理師、社工、志愿者等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在控制身體痛苦癥狀的基礎上,支持病人盡可能享受生命,并陪伴病人及家屬紓解面對死亡帶來的各種情緒壓力,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讓生命最終的歸途更加溫暖。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開展安寧療護工作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2017年起,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在全國啟動安寧療護試點工作。2022年,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西院康復醫(yī)院的安寧療護中心被確定為湖南省首批安寧療護標準病房。
近日,記者采訪了西院重癥醫(yī)學科科主任任群峰,感受安寧療護下,生命如何更有質量。
  安寧療護是“緩沖帶”  
與一般的醫(yī)院病房不同,安寧療護病房非常安靜。病房里,醫(yī)療標識被隱藏,病床旁只有簡單的呼叫按鈕和輸液桿。比起普通病房,這里更像是個修養(yǎng)的地方。溫馨、和緩,這里沒有緊張氣氛,讓人身心放松平靜。
“安寧療護并非外界所說的放棄治療,我們只是不干預疾病本身的治愈性治療,針對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癥狀,做對癥舒緩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任群峰是安寧療護中心主任,同時也是重癥醫(yī)學科科主任。
2019年3月之前,西院重癥醫(yī)學科尚未獨立成科,任群峰獨自承擔西院醫(yī)療區(qū)康復科及老年科的重癥病人搶救工作,也同時兼顧門急診及周邊地區(qū)各類危重病人搶救及120轉運任務。
在任群峰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重癥醫(yī)學科迅速成長,根據社會需求,于2019年3月24日建立了安寧療護病房。這是湘南地區(qū)第一家三甲級別醫(yī)院開展的安寧療護暨臨終關懷醫(yī)療服務科室,并于2020年獲批為郴州市安寧療護中心、全國老年營養(yǎng)示范病房。任群峰也因工作表現突出,被國家衛(wèi)健委、國家老齡委評為“2020年全國敬老助老愛老模范人物”稱號。
入住安寧療護病房的患者,大多經歷了長期的醫(yī)療過程。他們當中,腫瘤患者比例最高,還有血液病、腦梗、尿毒癥、心臟衰竭、糖尿病等疾病患者,也有些患者是自然衰老導致的失能。
如果沒有安寧療護,對患者而言,當生命進入倒計時,選擇無非兩個——留在醫(yī)院的重癥室或普通病房,再或者,回家。
如果選擇回家,對家屬來說,遇到突發(fā)情況或病情加重時不知道如何應對。如果突發(fā)情況一再發(fā)生,無論對患者還是家屬,都會身心俱疲。
“安寧療護中心滿足了患者安度生命最后時光的需求,在這里,患者能得到悉心周到的照護?!比稳悍灞硎?,安寧療護中心更像是“緩沖帶”,通過疼痛管理和舒緩護理等技術,為患者減輕身體、精神、心理上的煎熬。
在安寧療護病房,也不乏有康復出院的患者。
小芃(化名),在2022年某天,因脊髓血管畸形破裂伴頸髓損傷而造成高位截癱。剛轉入安寧療護病房時,小芃不僅不配合治療,還幾度想絕食自殺。任群峰與護士長黃小函考慮他只有20歲,聯合湘南學院社工專業(yè)團隊、湘南幼專志愿者隊、通過與醫(yī)學科、營養(yǎng)科、呼吸科、泌尿外科、康復科等多學科的研究商議,為小芃制定了一份詳盡的“幫扶-診療-康復-回歸社會”方案,幫助小芃渡過難關。在醫(yī)護人員、社工、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半年多的身體治療與康復訓練,小芃基本可以使用左手完成很多精細動作。
諸如小芃這樣的案例,安寧療護中心處理過不亞于100例。借助醫(yī)務社工、志愿者、醫(yī)院多學科等多方協作方式,能做到1+1>2的效果。不僅幫助患者走出陰霾,還積極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做好療愈陪伴的“擺渡人”  
受文化因素和醫(yī)療理念的影響,在今天,安寧療護還不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觀念?!鞍矊幆熥o是不是意味著放棄治療?”可能有人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
在日常安寧療護中,患者生存質量被視為最重要的內容?!爸委熢诎矊幆熥o中不可或缺,治療不以根治為目的,不會不顧患者身體承受能力,上各種治療手段,而是以對癥及支持治療為主,這樣做是為了讓患者活得更有質量、有尊嚴?!比稳悍逭f。
安寧療護對患者的關注,除了身體層面,也包括人文關懷。
“終末期疾病是冰冷的,只有在富有人文關懷理念的安寧療護團隊的照護下,患者和家屬才會感受到生命照顧生命的溫度?!比稳悍灞硎?,在安寧療護病房,對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同對身體的關注一樣重要。在安寧療護中心,配置了專職的心理咨詢師,還有社工和志愿者,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輔導。同時,醫(yī)生和護士也會參與這項工作。
患者精神需求的滿足,同樣是人文關懷的重要部分。
在走廊的照片墻上,記者看到墻上貼著不少照片剪影,有醫(yī)護人員、社工、志愿者為患者過生日、一起包粽子做手工、集體過節(jié)日等。照片里,患者神采奕奕,這也是安寧療護病房為數不多的歡欣時刻。當病痛已不可避免,醫(yī)護人員一直試圖幫他們找到精神上的寄托。
入住安寧療護中心的謝奶奶(化名)今年85歲高齡,在她的病房里,幾乎每天都能看見一位花白頭發(fā)、行動遲緩的老爺爺陪伴在她的病床邊,陪她說著話,聊著天,回憶往事,說著他們倆之間的情話,重返戀愛時的甜蜜,偶爾病房例還傳出“呵呵,呵呵”的笑聲。
黃小函深知這是老兩口的溫情時刻,努力制造老兩口獨處的機會,告訴值班的醫(yī)護人員無事不過多打擾他們的二人世界。這也許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吧。
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任群峰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安寧療護事業(yè),共同為生命照亮最后一程路。(湖南紅網)